NEWS
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
杨传堂: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四大工程”浏览数:24

    十九大开局全新时代、“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如何保障?建设交通运输强国,还将进行哪些探索?3月5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做客中央台,畅谈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大变革、大发展。

    杨传堂描绘交通强国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杨传堂认为,强是一个相对概念,认识交通强国,首先要找好坐标系。横坐标就是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具有世界眼光;纵坐标就是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具有中国特色。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让老百姓可感知、能满意的。具体来讲:

    首先,交通运输综合实力世界领先。交通运输规模数量大、质量效率高、科技创新强、行业治理优、国际影响广,拥有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我国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企业。

    第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满意。新时代,人民群众希望得到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我们的供给就要跟得上。比如说,在谋划交通强国时,将努力体现“四个零”的理念:“零距离”换乘,这不仅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空间上的“零距离”,也包括时间上的“零距离”,让出行更方便更愉快;“零排放”,届时,燃油运输装备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运输装备将逐步成为主流,绿色出行成为常态,建成更高水平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交通;“零死亡”,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让出行更安全;“零库存”,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运输装备将成为移动的仓库,物流的中间环节将大幅较少,物流效率大幅提升。

    第三,有效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率先建成遍及城乡、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全球运输供应链,打造若干个与贸易强国、制造强国相适应的世界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有效支撑我国全球生产、全球消费、全球流动,有效支撑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杨传堂指出,建成世界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交通强国,具体将按照十九大确立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分两步走建设。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使综合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使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

    五方面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传堂表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2017年,交通运输部紧紧围绕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着力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2018年,将在过去的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三项重点工作基础上,增加优环境、增动力两个方面,从这五个方面持续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降成本方面,交通运输部将以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着力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无车承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优化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扩大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精简中央定价港口收费项目等多项措施,不断释放交通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新空间,力求降成本成效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

    在补短板方面,力争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改善8个港区的集疏运条件等一系列具体的工作任务。

    在强服务方面,将多措并举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提升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重点物流领域服务水平。

    在优环境方面,将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工作,持续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在增动能方面,着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积极鼓励和规范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四大工程”

    交通运输部将如何实现“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杨传堂表示,决胜全面小康,短板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交通面貌实现了巨大变化,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已接近80%,特色种植养殖业、电商快递、乡村旅游等产业与交通运输的关联融合日趋紧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四大工程”。第一大工程是大力开展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确保2019年前全面完成贫困地区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托底目标。第二大工程是扎实推进农村公路进村入户工程。第三大工程是着力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全力完成2020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这一目标。第四项工程是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确保2020年前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建构“四个体系”养好农村公路

    数据显示,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470万公里,未来这些路的养护是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杨传堂强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养好农村公路,首先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工程实施到位、技术等级到位。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四个体系”。第一,着力形成责任清晰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省统筹指导、市行业监管、县主体责任、乡村实施”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责任。

    第二,着力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县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投入体系。

    第三,着力建立因地制宜的技术指导体系,以推进日常养护规范化、大中修常态化为重点,加快完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低成本、操作简单的标准化养护技术,明确差异化的技术要求。

    第四,着力完善政府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将路况、大中修里程、养护资金、机构人员落实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杨传堂看来,关于这四个“着力”,交通运输部既有这方面的基层经验,也有顶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实行可持续发展。路,是要人来用的,也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它、维护它。

    推动交通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

    这些年农村公路、乡村公路发生了巨大变化。杨传堂说,近几年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五年来累计安排车购税资金3976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全社会投入1.6万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27.5万公里,共解决了406个乡镇、6万个建制村(其中贫困地区4.5万个)通硬化路的问题,每年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以上。截至2017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00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99.2%和98.3%,通客车比例分别超过99%和96%。农村路的建设使得群众出行、探亲更加方便。这五年,交通运输部累计安排中央投资434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行得更安全、更放心。

    杨传堂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推动交通建设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助力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继续组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推广“路长制”,要总结好地区经验,强化农村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四好农村路”发展质量。加快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确保今年全国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和2020年前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日常

    对于未来如何建设国家公路网,杨传堂表示,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7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万公里,覆盖全国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

    私家小客车出行旅游的客流持续增加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需要加快形成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公路网。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家公路网由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组成。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简称“71118网”。未来高速公路将连接全国所有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目前,他们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路成网,让人民群众“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一件奢侈品,而是一件日常品。


上一个: 没有了!
下一个: 没有了!
返回列表

服务热线:

029-8919430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长安广场A座9F
邮箱:miranovo@miranovo.net

Copyright © 2023陕西明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陕ICP备16009079号-1